今天阳光灿烂,气温仿佛盛夏,高达 83 度。我来到 Plano 全人护理中心(Holistic Care Home),探望陈牧师。
一见到陈牧师,我就抱歉道:「来晚了!」。从上次见面后,我和家人去度假,回来后一边生病,一边工作,直到回国。上周才从国内回来。
与两个月前所见无异,他依然躺在床上,大部分时间眼睛半睁,但思维依旧清晰。虽然他并不总是直接回应我的每一句问话,但能感觉到,他都听到了,只是没有立刻作答。
【回忆初识】
与陈牧师相识已久,这次探访,我希望能与他深入交流,探讨信仰、传福音、事奉理念与方法等。他多年前带领我信主,我心中一直充满感恩。我问他:「我们认识多少年了?」他回答:「三十多年。」
我回想起大约三十六年前,我刚来到 SMU(南卫理公会大学) 的第一个月,便认识了在 基督使者协会从事专职校园事工的陈召清牧师。他常开着自己的福特大房车,与师母一同来到校园,探访周末的查经班,不仅带领查经,还提供美味佳肴。当时 SMU 有两个华人查经班:一个由刘金福牧师 和 Jasmine 师母及陈江弟兄带领,主要是大陆学生;另一个由来自台湾的傅丰诚、陈永生夫妇,陈开发、金钗夫妇和来自香港的黎同光弟兄带领,以台湾学生为主。
在来美的最初几周,我是这两个查经班的常客,既因渴慕真道,也因期待周末的美食——那时,我才刚开始学习做饭煮菜。
【归信经历】
陈牧师夫妇当时不仅牧养 SMU,也奔波于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,服事当地的华人学生。一个月后,在陈牧师的带领下,我决志信主。
我问他:「您还记得我们在哪里做的决志祷告吗?」他回答:「在校园里。”」其实,那天是我在 Binkley 的公寓 里给他打电话,请他过来。当时我心情低落,因刚刚失去在家乡担任长老的祖父而悲伤。祷告时,我流下眼泪,但那是一种充满盼望的喜泪——因为我终于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,并深信未来能在天家与他重逢。
「那您还记得我在哪里受洗吗?」他说:「恩友堂。”」那时教会还在 Beltline。我在感恩节后的主日接受洗礼,由主任牧师区应毓亲自主持。那天也是他在美的最后一次讲道,之后便前往加拿大母会继续事奉。
【校园事工】
我问:「80 年代至 2000 年,基督使者协会的校园事工在北美影响巨大。相比当年的学生,如今的年轻基督徒面临哪些新的挑战?」他简短回答:「物质。」
我理解他的意思可能是如今物质的富足,削弱了人们对属灵事物的渴求,信仰的追求不再像过去那样迫切。
【牧养事工】
我顺便梳理了一下陈牧师的事奉经历:从新加坡神学院毕业。1986年,加入基督使者协会,投入北美华人校园事工。六十岁时,前往纽约牧会十年,主要服事福建新移民与非法移民。教会最兴盛时,听道者超万人。我曾拜访过他的教会,记得他与师母住在教堂旁的小房间里,除了大床,几乎没有多余空间。回到达拉斯的十五年间,他主要投入旅福事工,即专为餐馆从业者而设的福音事工。
我问:「您投身旅福事工,服事餐馆从业者,这与传统牧会有何不同?」他回答:「需要帮助信徒成长的资料。传讲简明的福音,(比复杂的解经)更能带来果效。」
【属灵智慧】
「如果对一位神学院毕业生,刚进入全职服事的年轻人,您会给什么忠告?」他说:「避免自以为是。讲道不需要太复杂,要尽快把握神的话,正确传讲。」
我继续请教:「如果在五十岁这个阶段,牧者最重要的优先事项是什么?」他回答:「信守神的话,坚定不移。重要的不是研究,而是用简单的方式传递福音的真谛,牧养信徒的心灵。」
想起几年前,他曾邀请两位牧师和我一起,为使徒信经的每一句话撰写讲道。看过我们交的作业后,他没有继续指示,可能是觉得我们写得不够「简单」。其实,耶稣当年也常用百姓能听懂的方式,传授天国的道理。可惜我还没能把握。
【感恩的事】
我问他:「生命中最感恩的是什么?」他回答:「祷告带来的力量。」
我深知,他与师母常常为神州团契和许多人的家庭代祷。实际上,他不仅以祷告、教导帮助我,更在生活中给予无数实际帮助。我来美后的第一辆车是陈牧师赠送的。记得那天早晨送我去购买车保险,当天晚上我倒车引起了车祸,避免了自己赔偿。后来我去多处都是搭陈牧师的免费车,包括送我们一家去德国和回美国到机场接送。从德国回来后,他安排给我一辆留学生留下的日本车,一年后才付钱。
【信仰坚持到底】
我问陈牧师,「对哪一句经文你特别有感动?」,他没有马上回答,也可能还在思想。后来他回答说「坚持到底」。
我猜想他可能提及的经文是:马太福音 24:13「惟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。」和启示录 2:10「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……你务要至死忠心,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。」也可能更多。
我说牧师你还记得1992年的一次退休会吗?他记得。那是「生命多美好」。当时我和太太、女儿团聚美国,不过我作研究的工作马上结束。找工作不容易,我听到教会里一位弟兄的见证,他投了八十多份简历,好不容易在加拿大得到了一份工作。我告诉牧师,我参加这次退休会的最大感动,来自一张退休会书签,上面写着:林前2:9正如经上所记:「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,是眼睛未曾见过,耳朵未曾听过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」
由于我的研究课题比较狭隘,是关于逻辑程序的抽象解释,在美国极少有对口工作机会。然而因为这句经文,我对未来充满信心。果然不久,在投送二十几份简历给可能的公司、机构后,我得到了位于德国慕尼黑的欧洲计算机工业研究中心(ECRC)的面试机会。这唯一的面试让我得到了工作录用,面试后一年,我们一家终于移居欧洲。未曾想到的是,在一年半后我们“顺利”地回到了达拉斯。
【属灵遗产】
如果每个人在世上都有一个归宿,那么那里会留下一个个性标志。我问:「如果让您为自己写墓志铭,您会选择怎样的一句话?」他清楚地回答:「生命真诚。」我再问:『如果人们谈论「陈牧师的属灵遗产」,您希望他们如何回答?』他简洁地说:「生命的流露。」
【结语】
近四十年来和陈牧师和师母相处,他们给我和家人留下最深的印象,就是亲切、慈祥、温柔。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,用生命影响生命,以爱传播福音。像我这样的年轻人,曾受他们影响的,还有许多许多。他们如今已分散世界各地,没有机会再聆听老牧师的教诲。而我,何等有幸,仍然能亲耳听见。当我寻求陈牧师的忠告时,他说「圣经的原则要坚持」,要学习「耶稣在世上服事的榜样,从建立小组开始。」
临行前,我为陈牧师祷告,求神施怜悯,使他身体恢复,坚固他的信心,也让他几十年的事奉经历,继续成为众多信徒的祝福与动力。
我相信这段经文,至少在陈牧师身上已经应验:「当跑的路,我已经跑尽;所信的道,我已经守住。」(提摩太后书 4:7)
愿主纪念他的忠心!
注:这次留下了orange、八宝粥和点心。护理人员说要控制糖的摄入量。

